健康资讯
未知

选择城市

结直肠癌基因检测 2018-08-15 11:54

1534304334656081511.jpg

结直肠癌是种常见癌症,目前在我国呈上升趋势。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: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、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于第五位。其中,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,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,85%的结直肠癌都发生在55岁之后。


因此,通过体检和基因检测预先查出结直肠癌风险,对疾病的预防和后续治疗有重要作用。基因检测可以预测以下内容:

提示靶向药物疗效信息

1534305612914097824.jpg

其中,KRAS、NRAS、BRAF突变与抗ERFG靶向治疗预后较差有关,因此,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用药前应进行RAS、BRAF基因等相关基因检测,以明确是否能从该类药物一线治疗中获益。这一点,NCCN指南(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,全球临床医师认可和遵循的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)也有专门提出:

委员会强烈推荐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应对原发或转移肿瘤检测 RAS、BRAF。推荐 RAS 检测并不意味着一线治疗中优先考虑某种方案。早期建立 RAS 状态对保证治疗连续性有益,如果存在突变则考虑其它治疗。抗 EGFR 制剂在 I、II、III 期病人中无作用,不推荐检测。


KRAS 突变是结直肠癌的早期事件,原发和转移灶中突变状态存在紧密的关联性。若只为了明确 RAS 状态,则不需要新活检的标本,除非原发或转移标本皆不存在。委员会推荐 KRAS、NRAS、BRAF 检测只应在 CLIA-88 授权实验室进行,无特别检测方法推荐。RAS 突变的病人不应接受含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的治疗。


委员会推荐诊断 IV 期疾病时要行 BRAF 检测。委员会认为尚无证据表明可以根据 BRAF 突变状态使用抗 EGFR 治疗。有研究表明 BRAF 突变伴有特别高危的临床病理特征,与近端肿瘤、T4 肿瘤和分化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。

提示遗传风险,指导肿瘤早期预防

临床约25%的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,且已经免却约6%的遗传性大肠癌与多种遗传综合征相关。通过二代测序分析与遗传性及直肠癌相关基因的致病性,可评估患者是否为遗传。


通过MSI检测提示免疫治疗

MSI是一项有意义的肠癌术后生存预后因子,可作为Ⅱ期结肠癌患者能否从5-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中获益的分子标志物。同时,MSI状态与抗PD-1免疫治疗疗效密切相关。

MSI检测适用所有实体瘤患者,尤其是结直肠癌患者。


动态监测肿瘤进展,揭示耐药机制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

通过ctDNA的监测,对肿瘤的动态发展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,并能比蛋白标志物和影像学更早预测肿瘤的动态发展情况。


检测适用人群1534304312250029796.jpg

客服热线:0596-2935175

关注“健康壹生”,新的就医模式,当天检查当天门诊,享受专人带检陪诊,权威医生在线咨询等便捷个性化服务,体验不一样的轻松就诊体检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