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资讯
未知

选择城市

《健康宣教》脑外伤 2020-04-21 14:23
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,包括头皮损伤,颅骨骨折,脑震荡,脑挫裂伤,颅内血肿。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,工伤或火器操作。

一、什么是颅脑损伤?

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,包括头皮损伤,颅骨骨折,脑震荡,脑挫裂伤,颅内血肿。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,工伤或火器操作。

二、颅脑损伤有何症状、特征?

主要症状、体征:取决于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。

1)意识,瞳孔改变: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,提示病情变化。

2)脑膜刺激征表现:颈项强直等。

3)神经系统阳性体征:瘫痪,失语,癫痫等。

4)颅内压增高症状:如头痛,恶心、呕吐等。

5)躁动:是颅脑损伤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。

6)气道阻塞:主要由意识障碍、呼吸中枢受损等导致舌根后坠或痰液堵塞引起的。

7)肺部感染:由于咳嗽和吞咽功能减退,口、鼻分泌物,血液,脑脊液及呕吐物易吸入肺部导致肺部感染。

8)营养摄入不足。

9)皮肤擦伤,瘀斑。脑脊液漏。

10)合并其他脏器损伤:血气胸、骨折、内脏损伤出血等。

三、颅脑损伤如何分级?

按伤情轻重可分为轻型、中型、重型、特重型四种,其临床表现如下:

1)轻型:相当于单纯的脑震荡,无颅骨骨折。昏迷时间不超过半小时,有轻度头痛、头晕等自觉症状。神经系统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均正常。

2)中型:相当于轻的脑挫裂伤有或无颅骨骨折,蛛网膜下腔出血,无脑受压征象。昏迷时间不超过12小时,有轻度神经系统病理体征,体温、脉搏、呼吸及血压有轻度变化。

3)重型:相当于广泛的脑挫裂伤,脑干损伤或急性颅内血肿。深昏迷或昏迷在12小时以上,或出现再次昏迷。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病理体征(如瘫痪、脑疝综合征、去大脑强直征等),有明显的体温、脉搏、呼吸及血压的变化。

4)特重型:病理情况与重型相似,但病情发展极快,伤后立即出现深昏迷,去大脑强直征,或伴有其他脏器损伤、休克等。迅速出现脑疝,双瞳孔(眼球)散大,生命体征严重紊乱甚至呼吸停止。

四、颅脑损伤如何治疗?

1)手术治疗:开颅血肿清除术(+去骨瓣减压术)等。

2)非手术治疗:防治脑水肿(控制水量),促进脑功能恢复,对症治疗等。

l 住院指导

一、注意休息,劳逸结合,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劳累和过度用脑轻型病人鼓励尽早自理生活和恢复活动,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瘫痪各关节被动屈伸运动,以患者不劳累为宜(或每日3-4,每次半小时),健侧肢体主动活动。

二、加强营养,进食高热量,高蛋白,维生素丰富的健脑食物如豆类,禽蛋类,奶制品,蔬菜水果,粗粮、动物肝肾脏,豆制品,花生、核桃,葵花籽,黄花菜,枣等等,宜少量多餐,勿暴饮暴食,禁食烟酒,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,勿饮浓茶、咖啡、可乐等兴奋大脑的饮料。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
三、昏迷患者有胃管的应鼻饲流食以保障营养的供给,鼻饲营养餐时应少量多餐,每次鼻饲量以200ml为宜。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暂禁食,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。如有恶心呕吐,应侧卧位,头偏向一侧,以免呕吐物进入气管,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。

四、避免抓伤口待伤口愈合后方可洗头,外出担心形象受损者可暂时戴帽、戴假发修饰。颅骨骨折达到骨性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,线性骨折一般成人需要2-5年,小儿1年。如有颅骨缺损,应注意避免局部碰撞,保护缺损部位,尽量少去公共场所,可在伤后半年左右做颅骨缺损修补术。

五、颅骨骨折者请勿挖耳,抠鼻,也勿用力屏气排便,咳嗽,打喷嚏,擤鼻涕,不可填塞冲洗鼻腔或耳道,不使用滴鼻剂或滴耳剂,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,导致气颅或感染。

六、脑挫裂伤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,对有自觉症状(如头痛,头晕,耳鸣,记忆力减退,注意力分散等)的病人,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安慰,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,树立康复信心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,消除思想上对所谓“后遗症”的紧张和忧虑,保持心情愉快。

七、合并神经功能缺损者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,可选择行辅助治疗(高压氧,理疗,针灸)。脑损伤后遗症的语言、运动或智力障碍在伤后1-2年内有部分恢复的可能,应提高病人的自信心。协助病人制定康复计划,进行废损功能锻炼,如语言、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,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。

八、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多呈昏迷状态有的甚至长期昏迷,应注意多呼叫患者(也可录制亲近亲人的语音用播放机在病人耳边播放等方式)。昏迷患者头应该偏向一侧,防止分泌物吸入气管,保持呼吸通畅;烦躁时适当约束,加用床挡,防止外伤。而清醒病人意识的伤害、疼痛的刺激及伤后可能导致的伤残甚至死亡的威胁,应予以心里安慰和鼓励,保证充足的睡眠,提高机体的抵抗力。

九、 气管切开可以预防和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,气管切开的患者,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,每2小时翻身、叩背,取侧卧位,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,预防肺部感染,促进血运循环,预防褥疮的发生。

十、    康复期的护理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应尽量减少脑力活动,可适当听些轻音乐,以缓解紧张情绪。对脑外伤后疾病综合征的病员,首先要消除顾虑,放松思想,要树立信心,可积极、量力而行的参加一些活动。

十一、 功能锻炼: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颅脑损伤的病人有重要的意义,肢体瘫痪疾病功能康复训练,注意由小关节到大关节,先轻后重,由被动到主动,有近心端到远心端,先下肢后上肢,循环渐进。早期先在床上锻炼,以后逐渐离床,随后锻炼行走。训练期间需有人在旁边保护。

十二、引流管的护理

1、带引流管者,术后妥善固定引流管,防止滑脱。

2、保持引流通畅,防止扭曲、受压,翻身、抬头或搬动患者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,引流袋放置于患者头部水平位置。

3、家属不要随意抬高或者放低床头,不能随意去调节引流高度,不能自行放掉引流液。

4、防止自行拔管;意外拔管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。

5、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、性质、量,并做好记录。

6、管孔处敷料渗血污染,要及时更换,以避免局部感染。

十三、加强安全护理

1、我们希望家属能轮流24小时陪护。

2、对于偏瘫、意识障碍等病号要勤翻身、拍背,谨防压疮及肺部感染。

3、对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者:必要时我们会给予约束带约束保护,希望家属能配合。

出院指导

1、鼓励您适当锻炼,每日进行可耐受的活动,以不出现心悸、气短、乏力等症状为宜。

2、注意伤口愈合情况:伤口拆线后,如愈合良好,1-2周后可洗头,但应注意动作轻柔,避免抓破。如伤口有发炎、发红、渗液,或原有的症状加重,头痛、呕吐、抽搐、脑脊液漏,或明原因发热时应及时就诊。

3、加强营养,多摄入高蛋白,富含维生素、纤维素,易消化的食物。

4、树立恢复疾病的信心,避免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。

5、对于去骨瓣者:术后要注意局部保护,外出带帽子,尽量少去公共场所,以防意外事件发生;如伤口愈合良好,出院后3个月左右可到医院行颅骨修补术。

6、加强康复功能锻炼:对于眼睑闭合不全,吞咽困难,行走不稳的患者应继续进行治疗及功能锻炼。

7、强化安全意识:防止坠床、跌倒及烫伤等意外发生。对于偏瘫或者意识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预防压疮,给予定时变换体位。

8、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,切忌自行停药。如停药和减量,需根据医嘱执行。

9、定期门诊随访:做CT等检查,了解病情变化。

10、如有剧烈头痛、频繁呕吐、视物模糊、高热或智能进行性下降,大小便失禁,意识不清等情况时应及时来院就诊。

客服热线:0596-2935175

关注“健康壹生”,新的就医模式,当天检查当天门诊,享受专人带检陪诊,权威医生在线咨询等便捷个性化服务,体验不一样的轻松就诊体检服务。